庭院里的中国智慧!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免费订阅此类文章。
说起庭院
大可至国家之“廷”
小可至民居之院
国人挚爱数千年的庭院
隐藏着一个民族的
心灵密码和文化智慧
也隐藏着我们内心
恒久的
渴望和梦想
苏州拙政园
庭
字解析
《说文》曰“廷”为:“廷,朝中。”段玉裁注:“古外朝、治朝、燕朝,皆不屋,在廷。”廷是室外平地。“庭”是在“廷”的基础上加了“广”字。“广”代表了单坡屋顶,说明此时庭已有建筑围合了,并且有一边开敞。
小篆“廷”与“庭”
而“庭院”可以理解为一种空间。《玉篇》中:“庭者,堂前阶也”;“院者,周坦也”。由此,庭院可以理解为由建筑与墙围合成的比较私密的空间。
有家必有庭
任何一种建筑模式的产生发展都与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庭的产生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核心家庭为单位的分居居住模式的出现而产生的。
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建筑复原图
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核心文化,家的防卫功能需要决定了采用庭这一内向性的空间形态。“家国同构”思想则导致国家的建筑类型(宫、庙、郡)也采用了家的空间形态——庭。由此,庭院的形态渗透到中国传统建筑的各个层面,涵盖了包括公共建筑的各种建筑类型。
故宫的结构
和谐尚礼
“礼制”作为中国传统人格行为指南,按照家族模式使家庭和生活的宗法等级关系伦理化、制度化,将“人-家-国”这一系列联系为一整体。在礼制的社会系统下,百姓各安其职、尊卑有序,使社会稳定和谐。因而中国传统庭院的布局、结构受“礼”的影响,有明确的等级区分、森严的秩序和制度。
北京故宫
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中所谓“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的布局,事实上也没有从使用角度出发,而更多地考虑的是宗族内的长幼尊卑。
北京四合院
天人合一
中国的儒道二家都把怎样使自己的生命和宇宙融为一体作为最重要的问题加以研究。然而不同时期、不同学派、不同学家之间对“天人合一”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在儒家看来,“天”指的是道德的本源,“天人合一”则是除去名利、欲望的蒙蔽,而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 48 31515 48 15262 0 0 1899 0 0:00:16 0:00:08 0:00:08 3042境界。我国的传统庭院尤为重视寓义于物、以物比德,如在传统庭院中被广泛种植的“梅、兰、竹、菊”,就被看作“四君子”。
扬州个园
而道家所理解的“天”是自然,认为人类与自然具有统一性,人是宇宙整体的一小部分。因而在中国传统庭院中不难发现人与自然总保持亲近性,把建筑、山水、动植物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合理地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并进行加工和提炼,创造出人与自然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体。折射在园林上,便出现了“宜亭斯亭、宜榭斯榭”和“高方欲就厅台、低凹可开池沼”的造园手法。
禅学意境
中唐时期,禅宗思想逐渐融入到中国庭院的创作中。
禅宗思想提倡直觉体验、沉思冥想和瞬间顿悟的思维方式,这使得“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景观备受推崇,将庭院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
从禅师的诗句里,我们似乎听到了四季走过院子的步音。
——慧开禅师《颂平常心是道》
中国寺庙庭院随着佛教东传日本后,又演变为日本园林中的枯山水、池泉园、筑山庭、平庭、茶庭(露庭)等,更见中国庭院智慧的影响。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在草木繁盛、远离尘嚣的鸡鸣山脚下
北京桃李春风
独门独户、有天有院的生活
让每一位家人
感受“心安是归处”的幸福
享受庭院生活的舒适自然
推荐阅读:
☞庭院花径
☞版权声明:文章素材源自网络,若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私园君删除,微信:wxtyhysj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阅花园百科